学院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媒体城院 > 正文
我校参加2016市民最喜爱的厦门职业院校颁奖仪式暨厦门职教发展座谈会
发布部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6-11-27打印
10所市民最爱职校 聚首畅谈职教未来
2016市民最喜爱的厦门职业院校颁奖仪式暨厦门职教发展座谈会昨日举行

来源:海西晨报 2016-11-26

  晨报讯(记者 许蔚菡 彭怡郡 吴雪莹)弘扬工匠精神,关注学生成长。昨日下午,2016市民最喜爱的厦门职业院校颁奖仪式暨厦门职教发展座谈会在厦门日报报业大厦19楼举行。

  嘉宾包括民进厦门市委主委吴丽冰,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朱奖怀,中国青联副主席、福建省总工会副主席、厦门职校优秀毕业生代表冯鸿昌,厦门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秘书长翁玉华,厦门日报社副总编辑汪金铭,厦门市人社局职建处处长赵敏玲。会议由海西晨报社副总编辑陈炜明主持。

  作为厦门市首届2016市民最喜爱的厦门职业院校评选,该活动由厦门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厦门日报社指导,海西晨报社主办,经过推荐自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

  其中,网络投票环节共有20多万人次关注和参与,收到有效投票25万多张。随后,由9位专业评委综合打分。最终,活动评选产生10所获奖院校。

  为了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建设,更好地在厦门塑造“工匠精神”,培育优秀工匠的摇篮,同时对优秀职业院校进行鼓励,昨日下午,这十所获奖职校的校领导坐到了一起,共谈各自学校的特色、未来规划以及对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媒体链接:http://news.sunnews.cn/dzb/hxcb/html/2016-11/26/content_693872.htm

职校声音
2016年11月26日·海西晨报· 第A08版 · 今日关注

  (排名不分先后)

    厦门城市职业学校副处长 张秋莹 传承“盖军衔”职业精神

  学校深知要满足企业需求,就要把学生的技能提升和职业精神培育融为一体。

  经过深入的挖掘,我们把已故的杰出校友中华技能大师、全国劳动模范盖军衔“爱国奉献、勤勉敬业、追求卓越”的精神作为我们培养职业精神的引领。

  学校里设立了盖军衔的奖学金,通过创作和诵读盖军衔的诗歌,来传承和弘扬盖军衔精神,让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培养盖军衔式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还开展了与盖军衔精神相呼应的主题活动。

  此外,我们还通过挖掘本地教育资源,开设闽南地方文化、中华礼仪、经典诵读、传统技艺等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集美工业学校副校长 李昌彧 为厦门培育更多的工科强人

  集美工业学校是陈嘉庚先生创办的,我们认为当今倡导的工匠精神和嘉庚精神是相契合的,如嘉庚精神中的诚毅,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学校积极推动嘉庚精神进课堂,打造特色的主旋律文化,努力让工匠精神中追求完美、耐心刻苦的品质,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向。为此,学校制定了未来5年的工作计划,力争将学校打造成厦门工科类最强、福建工科类一流学校,为厦门培育更多的工科强人。

  厦门技师学院副院长 黄曼霞 培养更接地气的工匠人才

  职校是高技能工匠重点培育基地,而工匠精神又对培育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拥有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还要热爱工作。我们培育的学生要有创新意识,能够匠心筑梦,还要有家国情怀。

  在教育中,职校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方面,一些家长、学生重学历轻技术;另一方面,企业与职校合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企业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职校的教学计划中,让学校培养出更加接地气的工匠人才。

  厦门市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校长 夏东风打造精益求精的工匠队伍

  现在仍有很多市民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够深,此次职校评选活动既是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也是鞭策,很有意义。

  学校根据现在形势,增加了不少新专业,如电商等,让学生有更多空间找到喜爱的专业。我们也要求老师在教育中实施爱的教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更容易取得成绩。

  学校要打造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队伍,我们积极加深与企业的合作,让老师到企业去实地学习,了解当下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副校长 赵丽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首先,工匠精神要和学校立德树人的宗旨相结合;其次,要在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中体现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光学生要有,老师也要具备。在教学中,老师的操作动作要标准规范,才能给学生起到好的示范作用。只有拥有工匠精神的老师,才能更好地培育出有工匠精神的学生。

  工匠精神还应落实到职业院校软实力上,学校要以工匠精神为制高点,不断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 杨芝萍引进能工巧匠培养学生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校主要做到这几方面:在学习上,重视专科人才的培养;在师资方面,学校引进了来自企业的有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他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实践训练。

  实践证明,学校多方面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及专业人士的认可。在近几年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学生的成绩不断提高,拿到很多全市甚至全省的一等奖。毕业后的学生就业率高,企业也对我们的学生赞不绝口。

福建省鸿源技术学校校长 林雄彪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在此次职校评选中,我们学校是所有民办中职学校中惟一一所获奖的。多年来,学校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德育建设中;学校给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做正确的定位,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对师长、家长的恭敬心,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周固定时间,校方都会安排组织教职工学习传统文化,以师推生,营造全校学习的良好氛围。多年来,学习传统文化成效日渐凸显,学生在德育教育、内务意识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副书记 汤忠民重点培育高级技能型人才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校历史悠久,1920年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

  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工匠精神,这也是我们学校一直以来坚持的培养方向和重点。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校重点培育高级技能型人才,与本科院校不同的是,我们学校里有很多实训室,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学习实际操作,因此在我们学校每位学生都能收获一技之长,这使得学生步入社会后能马上就业入职。

  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深受企业喜爱,不少知名品牌企业直接来我校大批量招聘学生,甚至一些优秀的企业还到我们学校开设基地。

   厦门信息学校校长 庄铭星职业教育不能不讲工匠精神

  在我看来,职业教育也要讲工匠精神的。

  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厦门经济转型及时输送人才,我们将在专业上进行创新,将原本以电子为主的专业设置变为更多元。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跟美国和台湾地区相关机构的合作,走国际化道路,打造名校应有的载体,体现我们的办学效果。

  厦门是文明城市,学校已经几届都是文明学校,未来,我们将继续承载文明单位服务的重任,继续创建文明院校。在培养文明学校过程中,我们秉承凝眸师生智慧,要发动师生的力量共同建设文明校园。文明创建,你我参与,共同奋斗。

  厦门南洋职业学校常务副校长 康乃美厦门有潜力成为职教强市

  厦门南洋职业学校获评厦门市民最喜爱的职业院校,我们感到万分荣幸。

  我认为厦门非常有潜力成为一座职业教育强市,厦门基础相当好,可以借鉴宁波、苏州等城市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优秀做法,使厦门今后在职业教育方面再上新台阶。

  其次,我认为厦门应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这次我们学校的老师去德国、美国等考察回来,我们发现与国际院校的合作阻力还比较大,希望有关部门今后能牵头,在这方面加大与国际交流联系。另外,企业能否主动融入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不要等到毕业的时候再来抢人才。

 

媒体链接:http://news.sunnews.cn/dzb/hxcb/html/2016-11/26/content_693879.htm

 

 

上一条:厦门日报:现身校园与大学生跳热舞--王宝强带新助理快闪厦门推新片
下一条:沈立心副校长接受海西晨报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