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媒体城院 > 正文
沈立心副校长接受海西晨报专访
发布部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6-11-27打印

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愿

2016年11月25日·海西晨报· 第A15版 · 特刊

来源:海西晨报 2016-11-25

人物名片

  沈立心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集美轻工业学校原校长、书记,福建省首批特级教师,教育部中职示范校评审组成员,教育部信息化示范校评审组成员,教育部信息化专家。

  在职业教育中,学历教育只是一部分,更多的应该落在岗前培训或终身教育范畴上。然而,目前,职业教育的教育成分较高,属于职业的成分反而不多。在职业教育的政策中,有一个重要指标是就业导向,在此趋势下,职校产生了一个热门词汇———与企业零距离,其实是把职业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

  “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以前你有一个技能,或许可以“吃”一辈子。现在,即便你是九级工,但智能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都完全可以将你取代。

  因此,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着眼于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包括素质培养、核心竞争力培养、适应能力培养等,已成为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做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把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考虑的出发点就不能全部以市场为导向办学,而应该从学生一辈子的就业出发,把人的基本素质、核心技能打牢固,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就会非常适应这个社会。因此,职业教育首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自主学习的意愿。

  至于工匠精神,我认为是工匠技术+职业精神的结合,是做人做事的态度:专注、执着、精益求精、职业操守。就像以前的工匠,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一件事,如铸一把剑,铸二十年、三十年,到了一个极致,变成了大工匠。现在,一个人往往不可能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做一件事,可只要你有执着之心,专注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可以说你有工匠精神。

  媒体链接:http://news.sunnews.cn/dzb/hxcb/html/2016-11/25/content_693745.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上一条:我校参加2016市民最喜爱的厦门职业院校颁奖仪式暨厦门职教发展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