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我校举办2025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主题讲座
发布部门: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5-06-30打印

近日,“闽韵讲坛——2025年文化与自然遗产主题讲座”在校图书馆举办。本次讲座以“医者仁心·琴者匠心——最眷恋鼓浪屿的两位名人”为主题,特邀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国际旅游学院副教授黄邦恩讲述林巧稚和胡友义的故事。

出生在鼓浪屿的林巧稚被称为“万婴之母”,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她因救助考生错过协和医学院考试答题,却凭“医者仁心”品德被破格录取。北平解放前夕,她拒绝国民政府提供的南撤机票。她一生迎接五万多个新生命,在出生证留下“LinQiaozhi’s Baby”签名,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鼓浪屿走出的爱国华侨胡友义早年远赴比利时深造,后旅居澳洲,晚年倾其家产捐建厦门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和风琴博物馆,为艺术文化传承立下丰碑。直至临终,他仍眷恋故土,嘱咐将骨灰撒入鼓浪屿海域,一句“下辈子还要做鼓浪屿人”,道尽对祖国和家乡的无限深情。

黄邦恩围绕“鼓浪屿文化标签”“两位名人精神共性”和听众热烈互动。他提出,林巧稚的“怀着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情”、胡友义的“把毕生收藏的钢琴放在这里展览,是我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搬回家”的精神信念,和鼓浪屿的教育底蕴、鼓浪屿历史承载的家国情怀有着深层关联,两人分别以“生命礼赞“与“艺术乡愁”形成“仁心筑梦、琴韵归乡“的精神回响,为当代青年提供可触摸的文化遗产教育范本和爱国爱乡教育范本。

活动开始前,图书馆特别设立了“鼓浪遗珍”主题书展,展陈《厦门风情》《琴岛往事》等书籍、配套打卡印章和集章本。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艺术与医学的跨界叙事中,感悟“技能培养与“人文浸润”的共生价值。

“闽韵讲坛是厦门大学出版社与福建省各高校图书馆联合推出的系列活动,旨在聚合学术资源与文化传播力量,赋能福建文化遗产传承,助力中华美育精神焕发新生。本次活动由校图书馆、厦门大学出版社、FULink阅读推广服务工作组联合主办,校健心读书社与人工智能学院“润心悦读班承办。

黄邦恩讲述鼓浪屿名人故事

学生参与互动

鼓浪屿主题书展

活动集体合影


文/叶啊环 图/厦门大学出版社


上一条:“督”“导”并重促提升——2024—2025学年教学督导工作总结会顺利召开
下一条:挺膺担当青春行——我校举行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暨文明行为示范月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