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推进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我校于8月22日-24日举办2024年思政课教师校级培训暨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
校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专兼职教师和包括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学工处、发展规划与质量办负责人在内的学校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参加。校党委副书记王育培主持培训班开班式。
校党委书记蒋先立作开班式讲话。他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学校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主动履职,加强协同,不断健全学校“大思政”工作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认真开展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把握校情学情,努力取得新成效;要积极组织思政教师参加各类型教学技能竞赛,以赛促教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希望参训教师珍惜机会,虚心学习,加强交流研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教学能力。
唐宁校长在讲话中强调要贯穿高质量发展主线推进思政课建设,一是要建设高质量思政课教师团队,跨界融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合力;二是要推动思政各门课程之间、线上线下学习之间的高质量协同;三是要推动教学科研高质量协同,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感染力;四是要建立高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内部治理水平,增强思政课教师发展预期,激发教师教书育人内生动力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陈斌圳就学校民族和宗教工作情况作了专题报告,介绍了民族宗教工作的政策法规和学校工作要求,重点举措和落实情况。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连洁平通报了学校基本学情和学生思政工作情况。
培训班组织了市委党校的“学习之路”主题课堂学习,重温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创造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邀请了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徐祥清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题作专题辅导报告。
聚焦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班专门安排三场“名师好课送教”。包括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仕平的《思政课教师育人要求与自我提升》,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获得者王亚群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片段教学展示及该项赛事的参赛经验,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国家高级职业核心能力指导师刘玉萍教授的《高职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教案设计与实施》等。
我校思政课教师也进行了深入的内部分享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文树老师作《数智赋能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交流,2024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思政组代表李玟珏老师带来参赛片段展示、分享参赛经验,团队成员李虹老师分享了教学实施报告的撰写心得。
在分组讨论环节,蒋先立同马院全体参训教师围绕相同主题不同课程教学安排的具体设置、校级教师培训的内容安排等议题,共同探讨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方法。
在结班式上,蒋先立对本次思政课教师校级培训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培训过程中既有“道”,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厦门的孕育和实践,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有意识形态安全、民族宗教工作的要求等;又有“术”,既有外校专家的专题讲授和典型示范,也有本校教师的交流分享,还有全校学情的分析通报及新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新谋划新安排。希望大家进一步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学好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创新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为教学筑牢根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以坚定的政治信仰、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为学生树立榜样。
此次专项培训为学校思政课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参训教师们将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蒋先立书记讲话

唐宁校长讲话

市委党校“学习之路”主题课堂学习

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徐祥清专题辅导报告

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现场

本校教师做分享交流

分组讨论现场

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班合影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