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厦门青年思政课教师宣讲工作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用好第三届厦门市青年思政课教师理论微宣讲比赛成果,5月31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主办,集美大学、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承办的厦门市青年思政课教师理论微宣讲活动走进我校,微宣讲比赛获奖选手们为师生带来一场有思想、有情怀、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讲堂。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王彦龙、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戴美玲,我校党委书记蒋先立、党委副书记王育培、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细玲等出席,全体思政课教师、第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第五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和学生理论社团成员参加。
微宣讲聚焦“学思想·讲道理·育新人”的活动主题,深入挖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身边人、身边事,从身边的“小故事”阐述党的创新理论“大道理”,让青年感知崇高、坚信伟大、勇毅笃行,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来自集美大学的杨柳夏老师在《穿“福建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中,从福建鞋一步步解决“卡脖子”技术迈向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引申到实体经济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以“鞋子”与“脚”的辩证关系升华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厦门二中杨可意老师在《念念不忘“下乡的味道”》中,通过“一杯清茶牵起一段深情、一种情怀催生一个品牌、一代青年助力一番伟业”演绎了下党乡脱贫摘帽伟大实践中,青年群体的接续奋斗历程,激励引导青年为乡村振兴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懈奋斗。
梧村小学董思卿老师的《品中国故事 做时代新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和其本人家庭父女两代人守好每一段公路、育好每一名学生的感人故事,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的强大力量。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徐蕾老师以《数字赋能法治厦门e路向前》为题,选取数字化助力传统司法走向省时高效的现代法治典型案例,充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奋斗底色和新征程厦门“勇立潮头、勇毅前行”的特区精神。
在总结点评环节,王育培表示,四位老师的精彩宣讲对于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思政课改革、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等具有重要示范作用:一是要用好福建及厦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把新思想讲深讲透讲活;二是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发挥关键引领,确保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发力;三是要按照“六个要”的要求,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能力和作风建设,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王彦龙指出,青年思政教师理论微宣讲进校园活动立足厦门实际,坚持守正创新,在全国首创大中小学思政教师同台开展理论微宣讲,这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模式的生动创新实践,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各学段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衔接贯通,引领思政课实效全面提升,推动大思政格局不断完善。他表示,后续还将组织优秀思政课教师赴大中小学、农村、社区、军营、企业开展宣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声”入千家万户。
此次微宣讲进校园活动给现场学生也带来深刻启发,我校学生刘鑫杰在接受厦门卫视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场宣讲既有高大上的理论阐释,又有接地气的亲情告白,深化了自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具体认识,对于自己的目标定位和使命担当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杨柳夏《穿“福建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杨可意《念念不忘“下乡的味道”》

董思卿《品中国故事 做时代新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徐蕾《数字赋能法治厦门e路向前》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育培作总结点评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王彦龙作总结点评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徐蕾、吴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