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图

汽修类专业的课堂上摆放了汽车部件实物展示台

厦门城院的学生在地铁操作教室中练习基本操作

学校的机房空间

学生实操数字化机器平台

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室墙上贴满了实物部件

▲特聘讲师和学生面对面讲评课堂手工艺作品作业

▲“盖军衔”模范人物雕像。(本报资料图)

▲配备有多台3D打印机的设计实验室,学生可以实时打印出自己设计的线路板、零件等。
●等待:盖军衔精神融入课程教育引领学生
●陪伴: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老师时刻陪伴
●支撑:让企业参与课程设计按需培养学生
●相信:老师发掘学生潜力,帮助学生成长
●严格:“晨点晨练”写入大学招生章程里
大学一直面临一个难题:如何让企业相信自己培养的学生,正是他们要寻找的人?
不久前,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年会上,学校向企业谈“大爱教育”,赢得企业芳心。
这所大学通过“大爱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它包括“等待、陪伴、支撑、相信,严格”。
本版文/本报记者 佘 峥
本版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
一条奇怪的招生章程
“晨点晨练”是每日必修课,培养身体好、有毅力、守纪律的学生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简称“厦门城院”)的“大爱教育”,要从这所大学招生章程里一条看起来很奇怪的条款说起。
它规定:学校实施“晨点晨练”活动课程化,将学生参加“晨点晨练”活动列入体育课程考查内容。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晨点晨练”活动,自觉养成遵纪守时的学习生活习惯,磨炼意志、增强体质。
招生章程代表的是一所大学的承诺,言下之意是,如果你在高考志愿中填报了厦门城院,代表你早上要起来跑步。
这个条款让很多人吃惊——厦门城院并不是唯一一所要求学生早起跑步的大学,但是,这样郑重其事地写进大学招生章程,可能是第一所。
“晨点晨练”的背后,是这所大学推行的“大爱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
从2016年秋季开始,厦门城院将试行了好几年的“晨点晨练”课程化,专门出台文件,规定大一和大二学生早上6:45之前要到操场上跑步,而且,是计入体育课必修课成绩。
可想而知,这对于要放飞自己的年轻人来说,这条校规引起的反弹有多大!有人向学校党委书记蒋先立和校长唐宁发出“挑战”:你们也带头来跑啊!
蒋先立和唐宁接下“战帖”,有几周,他们天天早上到学校来陪学生跑步。
事实上,不止学生,当时一些辅导员也不理解学校“晨点晨练”的用意,他们抱怨说:那么早起,搞得学生上课都昏昏欲睡。
唐宁说,我也较上劲了,谁说学生上课昏昏欲睡,我就去听他的课。他从课堂听课得出的结论是:昏昏欲睡和早起没有关系,授课的方式才是正解。
不过,逼人早起跑步的校规,居然是“爱”?厦门城院这样解读这种特殊的“爱”:晨点晨练,逼得学生不能晚睡,每天的早起,锻炼了他们毅力,等到他们走出校园,会因为在“晨跑晨练”中培养身体好、有毅力、守纪律等良好的素养,而受到企业的欢迎。
换句话说,城院通过晨跑,试图向企业释放一种信息:城院的学生身体好、有毅力、守纪律。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厦门城院合作办学的一家企业的老总,为了向学生展示企业对“晨点晨练”的态度,一度也到学校陪学生跑步。
在厦门城院,这样严格的“爱”还有。期末考不及格,你有一次补考机会,如果补考不及格,学分不够,那么,不能如期毕业,只能在结业后两年学籍有效期内参加往届生补学分考试。
城院的“晨点晨练”实行三年后的第一届学生,今年毕业。城院机械系辅导员涂晓婷说:机械系已经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被太古飞机、山东翔宇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烟草、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厦门建发等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签走,其中薪酬最高的毕业生待遇达到年薪11万,这还不包括住房补贴等福利。
校方认为,有质量的就业率,“晨点晨练”发挥作用。涂晓婷说,一家福华气体的公司来学校招人,专门了解了“晨点晨练”满勤奖的情况,最后要走的同学都是出满勤又成绩好的。
一组特别的校园雕像
杰出校友盖军衔的精神符号在校园无处不在
如果从“晨点晨练”等制度来看厦门城院的“大爱教育”,核心是“严是爱”,不过,唐宁表示,这个认识是片面的,我们也“温情脉脉”——城院的“大爱”不仅有“严格”,还有“等待、陪伴、支撑、相信”。
他认为,如果说“严格”是补短,通过各种约束机制引导学生克服性格、习惯等方面的短板,那么“等待、陪伴、支撑、相信”就是扬长,通过有引导的等待,用心的陪伴,坚实的支撑,坚定的相信,因应高职人才培养要求和特点,让高职的学生树立信心,发挥长处。
从某种意义上看,校友盖军衔是厦门城院“大爱教育”中的一种陪伴和引导。盖军衔生前任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曾三度登上南极修机器,被授予“中华技能大师”。2013年,58岁的盖军衔因为胰腺癌去世。
近年来,在厦门城院,盖军衔“无处不在”,有以盖军衔命名的路、楼宇,校园里还有一组盖军衔的雕像。最近,学校师生还上演自编自导话剧《盖军衔》。
蒋先立说,盖军衔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长为能够听音辨别故障、蒙眼拆装机械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楷模,是工匠精神的真实演绎——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专注和创新,凡事竭尽全力,但是,不急功近利,唯有厚重的经历,才经得起岁月的推敲。
近年来,厦门城院把盖军衔的精神融入公共课和专业课里,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等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陪伴学生走向合格劳动者。
蒋先立认为,立德树人,从来都不是空的。工匠精神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等级标志,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意境,当学生们有了这种精神的追求,他们走遍天下都不怕。
不仅有精神陪伴的引领,在厦门城院,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一步,都有辅导员、班导师到校领导的各种陪伴。毕业典礼是一个观察点。每年的毕业典礼,要分四场开,以便每位毕业生都能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
不仅如此,校长的身边,还站着学生所在学部的老师——每位学生领取毕业证书时,他们是负责把学生郑重其事地介绍给校长的:学生叫什么,就读什么专业,最突出优点是什么,譬如说,这位学生计算机很好,或是,他唱歌很棒哦,使得毕业典礼,又像是总结表扬会。
一家学生当行长的银行
“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提前与社会接轨
厦门城院的“大爱”中,有很大的分量是为学生提供支撑,用大白话说,用知识来武装他们,使得他们走出校园,就能“打遍天下”。
唐宁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努力开设为学生提供“营养又好吃”的专业和课程,使得他们走出校园,就能走上工作岗位。
不久前成立的学生银行,是这所大学为学生提供支撑的“大爱”的一个观察点。2019年,建行E银行在厦门城院开业,这家校内银行可不一般——银行是货真价实的,不过,从“行长”到工作人员,全部由城院在校大学生来担任。
也就是说,这家e银行是真的自助银行,能办理银行的多数业务,但是,“员工”是厦门城院学生。
厦门城院财经系主任陈胜利说,把银行的真实业务搬到校园,这有助于学生们把课堂上所学的应用到实践中,也有助于学生在学校就能学到今后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走出校门,就能走上工作岗位”。
校企合作委员会也是另一个支撑。2017年,城市学院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蒋先立介绍,学校已和100多家企业和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厦门轨道集团、太古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科大讯飞、建发集团等大型企业。
这一委员会的真正作用是:企业参与专业课程设置。蒋先立举例说,譬如说,某一专业,企业认为,学校应该开设什么课,才能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足企业需要,他们可以提出意见,甚至参与课程编写。
福建高职院校首个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就是这种模式成立的。厦门城院机械系副主任马进中介绍说,校企双方通过共同商定招生计划、共同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课程标准、共同考核学生学习成效、定期反馈和持续改进培养质量等,把企业培训课程与高职学历课程融合。
他说,这相当于把企业的岗位培训前置,融入教学中,为企业节约员工培训的时间和成本。经过测算,有效缩短员工在岗培训时间八个月到一年半。
马进中认为,这样的合作会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需求,受到企业欢迎。
一位跨界创业的艺术生
学校为学生提供创业政策,经营策略、创业资金等支持
洪钦妙现在是厦门市兴元创农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年前,他从厦门城院媒体艺术设计学院毕业。
洪钦妙形容自己“学完艺术后去打铁”。他在城院学的是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他回老家翔安创办一家农用机械设备公司,专门生产诸如胡萝卜、青葱、土豆、生姜清洗机。前年,他的公司年销量达到300万元,年利润达到100万元。
这位艺术生的创业之路,从厦门城市学院开始。他在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上,遇到了“伯乐”、厦门城院曾秀芬老师。他说,学校为他提供了创业政策,经营策略、创业资金等支持。在他开始涉足分拣以及打包机器研制时,马进中提供帮助。
唐宁说,这就是我们“大爱教育”的相信,你要相信学生有前途,要尽力帮助他找到幸福人生。
洪钦妙说,我原本只是大海里的一条咸鱼,在学校的培养下,我才发现其实我想做大海里的鲨鱼。
佘峥说事
“术”与“道”
每年大学毕业典礼,经常有校长对似懂非懂的毕业生说,学校是最宽容的地方,当学生时,在校园里表现得散漫一点、个性化一点、说话出格一点,甚至犯一些错误,学校都可以接受。但是,离开了大学,这样自由的地方恐怕就没有了,如果你还是这样,恐怕就要碰壁了。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的“大爱教育”应该可以这么理解:今天学校不这么严格要求你,以后就害了你。
但是,厦门城院的“大爱教育”特别的一点是:它不只是严格,换句话说,它还要给学生谋生的本事,也就是学校党委书记蒋先立说的:学校注重将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和职业精神培育融为一体。
校长唐宁说,所谓的“教学教学”,重在学,但是,如果教了半天,学生都没学到,那就白教了。学习,不是把知识装到大脑里面,而是习得一些可迁移的技能,这样的学习才有成效。
有人说,中国大学的校长都变成“数学家”了,都在说重点专业有多少个,实验室有多少个,获得的奖有多少个,都在讲“术”。
因此,有人对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的“大爱教育”印象深刻——某种角度看,它讲的是“道”。
媒体链接:
http://epaper.xmnn.cn/xmrb/20190118/201901/t20190118_5250268.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