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日报 2018-6-15

本报讯 (记者 陈露露) 本报《夜读》栏目自播出以来,始终追求节目的精品化和草根性。除了邀请专业朗诵者,我们也非常欢迎朗读爱好者毛遂自荐,以期为朗读爱好者提供一个更广泛的平台,并为广大听众带来更多元化的好声音。
为了让听众们可以聆听到更多的好声音、新声音,除了前阵子推出小学生诵读,近日,《夜读》栏目还走进了高校。这不,前日,就走进了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吸引来了五六十位学生。
此外,自从《夜读》的子栏目《闽南夜话》推出后,一直很受欢迎。朗读者地道的闽南话,勾起了许多听众心中的乡愁。前几日,海沧区政协副主席陆晓红在节目中温婉亲切的诵读,就让许多听众难以忘怀。那地道的闽南乡音,仿佛轻柔的乐章,流淌进听众的心房,让人倍感温暖。
闽南话夜读
让人感觉温暖亲切
前几日,本报《夜读》栏目邀请了海沧区政协副主席陆晓红来当《闽南夜话》的朗读者。她一开嗓,立即引来了一片点赞声。祖籍江苏宜兴,出生、成长于厦门这片热土,陆晓红对闽南文化有着很深的感情。热爱语言艺术的她,不仅是福建省政府督学、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同时也是厦门市语委办聘请的闽南话水平测试员培训班的老师,难怪听众们在聆听了她的诵读后,大赞:“很棒的诵读,不仅语音语调很地道,而且在节奏、情感的把握上,都拿捏得很好。”“很好听的声音,很有感染力的语调,不知不觉,就走进了故事里。”“在宁静的夜晚,聆听《闽南夜话》,仿佛回到了孩提时候,坐在长辈的膝头听着闽南童谣,熟悉而温暖。”
初次在网络电台中用闽南话诵读,陆晓红谦逊地说:“感觉挺有挑战性的。”但能以声音的形式传播闽南文化,她觉得很荣幸,也把之视为一个“老厦门”的责任。“我身边的许多好友也都是《夜读》的忠实粉丝,听到我的诵读后,她们也都跃跃欲试。”陆晓红笑着说:“《夜读》栏目越办越好,在我看来,已能和一些专业的电台节目相媲美了。厦门日报不仅在纸媒方面处于全国的领先行列,在新媒体的拓展上,也可圈可点,非常棒。”
走进高校
为听众带来更多好声音
为给听众们带来更多优质的声音,前日晚上,本报《夜读》栏目相关负责人来到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该校校团委在几日前就预告了本报《夜读》即将走进校园的好消息,许多学生都非常期待。前日晚上,有五六十名学生慕名而来,自荐当朗读者。
让《夜读》栏目的负责人惊喜的是,这些学生虽然都非科班出身,但都很优秀。“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五道选题。学生们准备得很充分,且表现得落落大方,我们发现了许多好苗子。”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依据学生们声音的特质,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他们诵读的文章。非常期待他们的声音在《夜读》栏目中亮相。后续,《夜读》栏目还将走进更多学校,希望热爱朗读的你,秀出你自己。”
[征 集]
欢迎秀出好作品
欢迎来当朗读者
我们面向大众征集“朗读者”和原创的优秀文学作品。只要您爱好朗读、有好听的声音,或者您热爱文学创作,文辞优美,立场正确,都欢迎您来毛遂自荐:可以在“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也可以发送音频作品或原创文学作品至电子邮箱xmrbsbjczs@126.com,请在邮件标题处注明“夜读+朗读者姓名”或“夜读+作者姓名”,并附上自己的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
媒体链接:http://epaper.xmnn.cn/xmrb/20180615/201806/t20180615_51918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