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意
食堂师傅做的面塑 让人舍不得吃
造型多样还有营养价值,刚推出两个星期,颇受城市职业学院师生欢迎
来源:《厦门晚报》 2017-3-19
王小龙展示“郑成功”造型面塑。
制作这样“一条鱼”,王小龙只要两分钟。
活泼可爱的梅花鹿、摇头摆尾的小海豚、憨态可掬的小象……最近,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食堂新推出动物造型的面塑,备受师生欢迎。每天中午,刚一出炉的十几个面塑,很快就被一扫而空,买到的学生也表示,都有点不舍得吃掉。
这些面塑出自食堂面点师傅王小龙之手,价格也不贵,每个售价在1.5元至2元之间。
文/图 记者 杨莉莉
觉得师生吃腻了馒头包子 决定做起改良的面塑
王小龙今年45岁,来自山西,跟面点打了30多年的交道。半个多月前,他来到厦门,入职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一楼食堂面点部,做起了馒头、包子等面食。尽管他和同事尽力把面食做得美味可口,但还是不能让学生们“开胃”。他想到,可以在面食上做点花样,用自己擅长制作的山西面塑来吸引学生。“我看他们馒头、包子应该也都吃腻了。”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同事杨宪领,两人一拍即合,还对山西面塑进行了改良。
王小龙说,山西面塑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以白面为原料制作造型夸张的人或动植物,有可收藏或可食用之分。面塑颜色明快,需要点色,但考虑到颜料不好找且无法保证用料安全,杨宪领建议,可以用天然原料来上色,他说:“最近食堂购进的南瓜比较多,我就建议他用南瓜。”两人将南瓜煮熟后跟面粉一起搅拌,不仅好看也增加了面塑的营养价值。
改良面塑刚一推出,就在食堂里“走红”,还被前来就餐的师生们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让人羡慕不已。
制作过程不简单 要技术也要有点想象力
一团普通的面团到了王小龙的手中,仅需两分钟,就“变成”一条鱼。他用剪刀、筷子、菜刀等工具,边揉捏,边通过切、搓、拨、挑等手法,将尾巴、眼睛等勾画得活灵活现。
根据造型难易程度,制作一个面塑的时间各不相同,简单的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完成,复杂的可能要几个小时,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由于面点部的工作任务重,他只能在空余时间捏面塑。不忙时,他还会提前备足发好的面。
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手艺人拥有娴熟技术和想象力。“动物造型如何塑造?如何突破创新?没点艺术细胞这面塑还真做不出来。”他说,十几岁时,自己就在老一辈手艺人的耳濡目染下开始学做面食,也练就了制作面塑的手艺。
媒体链接:http://www.xmnn.cn/dzbk/xmwb/20170319/01.pdf
http://www.xmnn.cn/dzbk/xmwb/20170319/201703/t20170319_5055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