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我校陈仲义教授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诗化学’研究为中心》学术研讨会上作学术引言。
这场研讨会由山东大学高等诗学中心主办,专门围绕陈仲义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歌元素化合论”研讨交流。与会者有来自国内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20余人。
陈仲义教授谈及诗学与化学跨界研究的缘起、可能性与心路历程,并希望同行们献策献计,以便让这一国家级项目“更上层楼”。
与会专家肯定了“诗歌元素化合论”的重要开拓意义,特别是在方法论上的突破。在当下命名力度相对匮乏与不足的境况下,“诗化学”的命名无疑是一次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其理论创新对于当下诗歌创作的影响值得期待,不仅体现了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的出现,而且意味着一种新感觉的发生,可进一步推进诗歌形式论美学的探索。会议同时探讨了该项目的不足与局限。
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孙基林教授在总结中从理论创造和批评史研究维度上肯定了“诗化学”建构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本次研讨聚焦跨学科的“科学与诗”“化学与诗学”,揭示了不同学科领域何以对话,并如何构成有效对话的合理路径。
陈仲义教授感谢与会者的交流指导,表示将好好消化同行们的珍贵意见和建议,修筑好这一条“冒险之旅”。

文、图/通识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