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我校思政课开展“访改革之源、扬创新精神”主题朋辈教育“微宣讲”活动
发布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3-05-04打印

为教育引导师生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深刻理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于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意义,4月下旬以来,我校思政课开展了“访改革之源、扬创新精神”主题朋辈教育“微宣讲”活动。

按照本学期计划,4月中旬,我校理论社团师生赶赴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参观考察。参加此次考察实践的同学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等地,大家化身现场“讲解员”,就“大包干”惊心动魄的改革历程、沈浩同志先进事迹等进行“沉浸式”的理论宣讲。

返校后,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统筹安排下,参加此次考察实践理论社团学生走进思政课堂开展主题朋辈教育“微宣讲”。他们以同龄人的“打开方式”不断地催热我校学生理论学习的氛围,自身也更加具象化地认识到理论的魅力,品尝到“真理的味道”。截至目前,本轮主题宣讲已开展27场,覆盖2021级2022级共计70多个班级。

智开21C班的施传弘重点宣讲了渡江战役前期准备工作及小岗村的破茧蝶变,阐述了从革命年代到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历久弥坚的精神密码,表达了自身坚持学习,学以致用,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会展21A班的姚倩妮结合小岗村实行大包干之后的沧桑巨变及沈浩同志呕心沥血、一心为民的先进事迹,集中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具体内涵,号召广大学子珍惜机遇,把握当下,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争做有为青年。

思政课朋辈互教是我校“三互一体”教育模式的核心环节,理论社团学生作为“关键少数”,以同龄人的身份、经历、情感和语言习惯,赋予同学强烈的“代入感”,带动学生群体不断增强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该模式实施9年以来,内容形式不断深化,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次活动将和我校青年学生群体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融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党的创新理论照耀青年学生成长之路。

理论社团学生在红色场馆“沉浸式”讲故事

理论社团学生到思政课堂宣讲小岗村学习实践成果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细玲、吴光毅,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光毅

上一条:我校开展2023年实训室安全检查专项行动
下一条:财经商贸学院成功举办首届党史校史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