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我校人艺系社会实践服务队一行12人,赴同安区军营村开展为期一周的以“追寻改革开放足迹 感受军营村发展巨变”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重温总书记嘱托,感受改革开放成就
军营村,曾是厦门较为贫困和偏僻的小村庄,如今已经转变为一个富有现代气息的魅力美丽乡村。这源于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两次亲临军营村调研为村庄发展指明了“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社会实践队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聆听老书记、老主任讲述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调研的历史场景;开展与村官面对面,感受如今军营村变化情况;在田间地头或房前屋后,与村民交谈时感受最多的是他们言语中流露着满足感和幸福感;深入企业、合作社基地,看到的是宽敞明亮的车间环境,新农人正成为现代农业主力军,现代化设备取代原始粗放生产,带动了经济增长;参观高山党校、防空哨所、七彩池等基地,感受到村庄的再次转型发展,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向红色教育和乡村游的转变,带动新一轮的军营村的发展。
守好水源 造福百姓
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社会实践队根据河小禹“六个一”工作指示,在军营村期间巡访了高山的河道、水库,了解和掌握水资源环境状况。还走进村民家中,入户宣传和民意调查,详细了解军营村水域历史变迁,现有水质情况,以及当地村民对政府治理水污染的满意程度、对河道治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最后,初步小结,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参与了“我为军营村献良策”的主题活动,为军营村村部提出了水库可持续发展与旅游经济相结合的初步建议。
垃圾分类我先行
淡淡茶香飘散,街道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在村庄道路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四色垃圾桶,村部的宣传栏上写着垃圾分类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沿路的灯杆上挂着“垃圾分类共同参与”的彩旗……
实践队寻访参与守护美丽环境的发起者——军营村老人协会会长高求来。他热情的接待实践队员,他认真的为实践队员介绍军营村环境保护情况。他认为,做好垃圾分类才能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他带领协会成员挨家挨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进行日常巡查,义务监督村子的卫生保洁工作,他们不仅要监督村民有没有把自己的门前屋后打扫干净,还要监督他们有没有把垃圾分类做好。他说,“家乡越来越美,游客们来到村里,都要夸一句好,我们也跟着心里高兴!”。在他的带动下,军营村已连续七年获得市级环卫考评优秀,被列为免检单位,也是垃圾分类试点的排头兵。实践队员纷纷表示,要向高求来会长学习,努力守护好校园环境。
宣传乡村消防安全,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为加强乡村民宿防火工作,了解乡村民宿消防安全防范意识情况,开展有效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实践队消防安全宣导分队开展消防宣传和调查。
实践队队员首先向村干部了解政府对乡村民宿消防要求及防火情况,随后实践队开展走访、调查民宿消防设施设备建设和维护清楚,实践队队员与民宿经营者交流座谈,并认真记录。时不时提醒经营者:要时刻注重防火安全,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习惯,实践队表示将调查结果和业者需求带回学校,整理后会邀请我校大学生消防宣导培训基地的专业教官前往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通过为期一周紧张而富有深度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从军营村的发展变化感受到祖国的发展,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定把握历史际遇,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勤勉学习,苦练技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人艺系供稿






